审计动态
审计要闻
首页  -  审计动态  -  审计要闻  -  正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

来源: 时间:2017-11-10 点击量:

——在署党组2017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的讲话

胡泽君

(2017年11月3日)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昨天,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要求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十个深刻领会”,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全署同志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大会闭幕后,我们迅速召开署党组会、全署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又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主题进行这次党组中心组学习。这两天,大家集中学习很认真,分组讨论很热烈,通过集中自学、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刚才,各小组代表和各位署领导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就如何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谈了很多好的思路和想法,大家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为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深刻理解这一新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理解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既是在过去长期实践中孕育,又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进一步形成,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其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必将指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过程,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特征、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多年来累积形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原有的一些思想理念方式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国外讲,中国这些年有两大奇迹,一是经济高速发展,二是社会高度稳定。相比一些西方国家,中国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有非常重要的含义,对于我们做好审计工作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在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比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对比一下党的十八大前后的变化就会有鲜明深刻的体会。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明确要求中央书记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党的十九大以后,又规定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每年要就自己分管工作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书面述职。再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前所未有,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深得党心军心民心,老百姓举双手赞成。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首要的就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有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各级审计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指导新时代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开展审计监督,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聚焦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促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聚焦促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客观求实、开拓创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审计工作中。

(一)加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重要平台,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金、项目、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为抓手,更加注重反映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更加注重反映“三去一降一补”等重大任务落实情况,更加注重反映“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更加注重反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规划推进情况,更加注重反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情况,更加注重反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更加注重反映重大专项资金绩效情况。通过审计,严肃揭示弄虚作假、隐瞒实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不到位问题,着力反映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各级审计机关要在财政、金融、企业、民生、资源环境、经济责任、涉外等各项审计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揭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有效发挥作用。

(二)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国审计机关要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中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要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关注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着力揭示地方政府债务、信贷、债市、股市、汇市、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发挥作用;要围绕精准脱贫,重点关注政策、资金、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着力揭示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和弄虚作假、隐瞒实情、虚报浮夸等作风问题,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积极发挥作用;围绕污染防治,重点关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揭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发挥作用。

无论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还是促进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审计,任务都很重。审计署要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整合。从法律上讲,审计署主管全国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工作负有指导责任;从实际需要看,各项审计工作都需要全国“一盘棋”,要动员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力量来完成好任务。署机关各司局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好各领域审计,把审计系统的力量统筹用好,发挥整体合力。

(三)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谋划,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

一要深化财政审计,着力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税收征管、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等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专项资金清理整合、营改增政策效果、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和重点专项资金绩效,以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促进预算安排更加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保障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

二要深化金融审计,促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改革发展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非常敏感,一旦发生问题就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审计工作。金融审计必须聚焦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秩序,依法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审计监督,持续关注金融领域新业务、新市场、新动向,重点关注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金融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信贷资金流向、信贷资产质量、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情况,促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要深化企业审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审计要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等情况,关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情况,促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各级审计机关在做好企业审计的同时,要注重促进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既要依法保护国有资产、国有资本,也要促进民营资本发展和外资引进。审计中,要多角度看问题,多方面深入分析,既要反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关注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尽责,揭示监管漏洞和履职不到位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成。

四要深化民生审计,促进中央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持续加大对扶贫、“三农”、就业、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住房、文化、救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围绕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重点关注脱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住房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惠民富民政策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对精准扶贫资金审计,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在2019年以前实现对国家级贫困县和深度贫困地区审计全覆盖。

五要深化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依法对土地、矿藏、水域、森林、草原、海域等自然资源以及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情况进行审计。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的要求,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推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要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按照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的要求,全面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反映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和重大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关注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揭示重大决策等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审计中,要聚焦经济责任,多作沟通、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实事求是地作出审计结论。

七要深化涉外审计,促进对外开放。认真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围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持续跟踪反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为外商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继续做好对外援助和国外贷援款审计,按照国家利益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大对境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审计力度,促进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四)紧盯公共资金运转和公共权力运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公共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管理、领导干部经济权力运行的监督,始终把维护党纪国法贯穿于审计监督的全过程。在各项审计中,着眼于惩治腐败,严肃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着眼于改进作风,持续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着眼于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防范和遏制腐败的建议,在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方面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积极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了深刻阐述,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对审计监督作出如此深刻的阐述,首次把审计监督提到这么重要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使我们深受教育、倍感振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党统一领导下、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威高效的审计管理体制,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计工作,必须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切实抓好审计机关党的建设。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首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行动引领、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党员政治觉悟、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贯之于审计工作始终,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毛细血管,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找准审计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要抓好审计业务和党建工作的融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延伸拓展到审计一线,进一步加强审计组临时党组织建设,重视发挥党小组功能,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日活动方式,切实打造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毫不松懈抓好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视。我们要从署党组做起,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松,认真落实署党组《关于健全完善署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的实施意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署司局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派出局、特派办的领导干部,要联系工作实际、联系基层实际、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做好相关工作。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审计廉政风险防控,认真实践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五)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是永恒的课题。多年来,审计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打造审计铁军,建设了一支好队伍,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要严格执行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健全覆盖审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着力增强审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要求的能力;要坚持在基层一线、在困难艰苦地方、在任务艰巨的岗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要关心关爱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青年审计干部是审计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所在,我们要更加重视青年审计干部培养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下大气力培养青年审计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培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作风,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确保审计队伍一代一代青蓝相继,审计事业后继有人。

同志们,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审计力量。

Copyright © 2010-2016 Audit  Office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工程大学审计处 |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206号 | 邮编:430205